胡瑗“湖学”与江南经济
◇刘正武
宋代庆历前后发生的学术文化转型产生的影响极为深远。正是胡瑗“湖学”等大量学者的努力,助推了北宋实学思潮的形成和发展,并付诸“王安石变法”的施政实践,促成了南宋事功学派不断兴起,为江南经济发展的儒学理论合理性树立起官方意识形态话语体系。
胡瑗是在解经的重塑号召下树立起通经致用的学术思想,从而影响宋代及宋以后的江南经济和理论的。汉唐的经学转注之学繁琐而冗长,格局狭小且缺乏对生命个体的切身关怀。宋初疑经思潮兴起,胡瑗与范仲淹等一起,在铨解儒学经典上一马当先,提出很多焕然一新的观念,如解读《洪范》。
《洪范》旧传是商末箕子为周武王叙述治国方略,列五行、五事、八政、五祀、皇极、三德、稽疑、庶征、九福等九畴。汉唐解读大多附会阴阳灾异,演绎“天人感应”“五德终始”学说,后又流为象数之学,神秘主义色彩浓厚,经义越发晦涩。胡瑗在解经方法上有破有立,把《洪范》核心要义定位于君臣治国,化神话为人事,解人事以理学,以事理解经,以君臣治道贯彻始终,从而弱化了君权至上思想,为君权批判和制约创造了理论上的可能性,也破解了很多汉唐解经意义割裂的曲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