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A02
本版标题
  • 为推动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
    贡献社科智慧 
    ——记中国海洋大学区域海洋经济与管理研究团队

  • 新时代公共治理用好悖论思考力

  • (图片新闻)“振兴中华传统节日系列活动”在上海社会科学馆启动

  • 以文化研究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

  • 西安市2025年社科普及
    “市民大讲堂”启动

  • 公  示

  • (图片新闻)“振兴中华传统节日系列活动”在上海社会科学馆启动

· ·

西安市2025年社科普及
“市民大讲堂”启动

本报讯 (记者陆航  实习记者刘瑞湘) 1月19日,中国古都学会与西安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共同举办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长安”主题学术研讨会暨2025年社科普及“市民大讲堂”首场报告会在陕西师范大学举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和精神家园,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是我们在世界文化的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西安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西安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博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长安”是西安市社科联与中国古都学会2024年共同申报立项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社科学术社团资助项目。我们要以此次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实施为契机,努力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好、发扬好,努力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挖掘好、传承好,共同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作出积极贡献。

中国古都学会会长、陕西师范大学国际长安学研究院院长萧正洪表示,研究长安,是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理解当代中国的关键。“市民大讲堂”即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平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在于社会、在于民众。我们要讲好每一堂课,从而以长安为基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令历史上中华民族为推进文明进程而不懈奋斗的精神,真正成为全世界人类进步的宝贵经验和卓有成效的参照。

历史上的长安,具有世界上其他历史名城少见的国际性,长安不只是中国的长安,也属于全世界,开放包容的精神气质展现了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进步的杰出贡献。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赵世超从历史地理视角考察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长安,进而延伸至关学。他表示,张载提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观点,不仅启发我们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共生关系,更为我们在全球化时代正确处理自然、历史、民族和文化间差异提供了理念参照。